
新聞中心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4-22 15:22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當前,網絡攻防對抗已上升為影響國家利益的重要力量。而作為支撐網絡安全戰略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,網絡安全靶場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搶先布局的新高地。那么,網絡安全靶場起源是什么?其真正用戶是誰?如何利用靶場技術提升網絡空間威脅應對能力?
【概要描述】當前,網絡攻防對抗已上升為影響國家利益的重要力量。而作為支撐網絡安全戰略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,網絡安全靶場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搶先布局的新高地。那么,網絡安全靶場起源是什么?其真正用戶是誰?如何利用靶場技術提升網絡空間威脅應對能力?
- 分類:新聞中心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布時間:2022-04-22 15:22
- 訪問量:
當前,網絡攻防對抗已上升為影響國家利益的重要力量。而作為支撐網絡安全戰略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,網絡安全靶場正在成為世界各國搶先布局的新高地。那么,網絡安全靶場起源是什么?其真正用戶是誰?如何利用靶場技術提升網絡空間威脅應對能力?帶著諸多疑問,小編專訪網御星云網絡安全靶場專家,結合網御星云場景化實踐,為您奉上“干貨”分享~
Q:“靶場”的由來?
早在2008年,美國就啟動了網絡安全“曼哈頓計劃”——建設國家網絡空間靶場(NCR)。NCR計劃最初由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(DARPA)開發,在網絡空間安全的問題上, DARPA提出將網絡攻擊/防御等網絡空間安全技術當做科學研究來進行操作和實踐。
近年來,諸多國家已在網絡安全靶場建設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,建立起了一批重量級的國家網絡安全靶場。我國從“十二五”開始,也一直在論證國家級網絡安全靶場建設方案,在網絡安全靶場方面的投入也頗有成效,多個國家級、地方級的靶場研究項目逐漸落地。
回到業內,許多安全廠商也將目光瞄準了靶場產品市場,打造了符合不同用戶特點的網絡安全靶場平臺,為各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用戶解決真實環境下的安全需求。
網御星云網絡安全靶場專家表示,靶場是利用虛擬化、組網、虛實結合仿真、安全編排等技術,結合任務調度,導調系統、評價系統、評估系統,還有大量的網絡安全技術組成的基礎設施環境??梢哉f,靶場是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一個基礎設施,一個基礎平臺,甚至于一個基礎的環境,它利用現有的成熟技術,在快速、有序、隔離和安全的條件下,把真實環境通過模擬仿真方式構建出來。
在靶場的具體業務層面,專家認為,一是用以支撐網絡安全人才實操學習演練;二是提供測試驗證、演練環境,緩解安全建設與業務運行的矛盾。比如我國趨于常態化的實戰演練行動,就可以利用靶場環境來進行,從攻擊者視角評估當前各行業的防御能力。
Q:誰才是靶場的真正用戶?
當前,靶場平臺的用戶主要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個層次。
最上層的是國家級別靶場,更多關注大國博弈、關鍵技術不被“卡脖子”等問題。因此國家級靶場會注重實戰化演練,網絡空間武器裝備的實驗、鑒定,以及整個安全機制的有效性驗證等方面。國家級靶場主要由部委級別單位發起,是當前靶場產品市場中最高級別的用戶。
中間層用戶主要指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單位,如電力、金融、運營商等關鍵基礎設施,這類用戶對關鍵系統在線生產環境的可靠性、準確性要求較高,未經測試調整的前提下,新增設備、更新補丁、配置調整等操作易引起設備故障或系統崩潰,因此需要一個測試驗證的環境提前進行演練操作,在不影響業務運行的情況下進行安全建設。所以,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單位往往是靶場平臺剛需型用戶。
下層的用戶是個人研究員或是小規模組織團體。在《網絡安全法》出臺后,個人安全研究員或安全組織基于學習和實操演練的目的,需要在靶場環境中做模擬攻擊測試,因此一些培訓機構和安全組織團隊也會有靶場建設需求,會為靶場產品買單。
Q:網御星云靶場的場景化實踐是怎樣的?
靶場并不是一個標準化產品,而是一套綜合型、立體型的建設方案。由于不同行業用戶的業務場景有很大差異,對靶場的需求也存在很大差別。因此,標品化的靶場很難匹配用戶的實際需求。
而網御星云網絡安全靶場具有強靈活性、松耦合的架構,能夠迅速根據用戶需求定制靶場建設方案。簡單來講,靶場將實戰演練、人才培養、研究驗證、測試評估等場景做成了功能模塊,能夠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快速組裝。針對不同行業在靶標方面表現出的差異性,網御星云基于用戶實際業務場景提供專家顧問式的頂層設計,貼近行業真實的業務需求,在底層進行定制化開發。此外,在底層仿真能力方面,網御星云邀請了大量虛擬化和云環境的專家加入,在虛擬節點、網絡節點乃至存儲節點等方面從頭打造,塑造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底層環境仿真架構。
網絡安全靶場應該是一個大而全的綜合性平臺,要從用戶的業務角度出發,形成更具優勢、更貼近需求的解決方案。網御星云愿整合自身優勢資源,同業界優秀靶場互聯與資源共用,聚集產業界優勢能力,為不斷提升我國的網絡安全硬實力貢獻力量。
掃二維碼用手機看
北京網御星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京ICP備05080314號-1